托着“大爱”升起的人——记滨州医学院退休职工王扣福

发布者:王向东发布时间:2024-03-20浏览次数:103

滨医湖畔,王扣福老师十七年的风雨兼程,只为让每位遗体捐献者的生命得到另一种延续。

很难用语言描述他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素昧平生。

但是,在他们生命终结的那一刻,无论白天黑夜,哪怕风雨兼程,他都会第一时间奔向他们。

为他们梳妆、更衣,有时会轻轻合上他们未来得及闭上的双目,有时又会低声告慰他们未能言尽的心愿。

哭声向四周回响,他常常忍不住泪流满面。

默哀、告别……入殓、启程!

已经六旬的人了,他却始终坚持和同事们一起扛起灵柩,缓缓移步车前。

他觉得,走好这每一步都是一种使命,这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神圣的。

他们,是一群遗体捐献志愿者,生前许下心愿:将遗体献给医学研究事业。

而他,是一位遗体捐献联络员——滨州医学院资产管理处(实验室管理中心)的一名普通老师。

17年来,他怀着一颗赤心和满腔深情,将480余位捐献者迎进滨医,迎进医学殿堂,让人间大爱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担当!为了一份朴素的信仰

  王扣福老师算是学校的“老”人了。在校47年,从采购员到会计再到从事物资供应、设备发放工作 ,人们对他的口碑几乎一致:“交办他的活儿,一百个放心”。

    2007年,他遇到了人生中最棘手的一份活儿:联络和接受遗体。当时校领导找他商量:学校教学和实验人体标本严重缺乏,急需专人与各地红十字会建立长期联系,拓宽遗体收集来源,确保医学教学研究有足够的资源支撑。

    “这是一份非常特殊的资产,老王,你能不能担起来?”

  王老师纠结过,亲戚朋友也强烈反对,“工作不讨彩头,也得图个吉利吧?和尸体打交道,晦气!”

  王老师多少年养成了一份朴素的信仰:“只要学校需要我做的事,我就要担当,而且一定要认认真真做好”。拿这把尺子一卡,他很快就想通了,还忙着做亲人的思想工作:“是工作总要有人做,况且这件事意义大、责任大,是光荣事!”

  第一次去接受遗体,就给了王老师一个下马威。

病房内外人声、哭声乱成一片,捐献者因病痛折磨,逝时面容自难平复。他努力克服着心理不适感,一边安抚家属一边办交接手续。可是送灵这一路,家属们哭着拦着,时不时扑在灵车上,几次险些出事故。王老师和同事们惊出一身汗,总算平安地将遗体拉回学校。“回来一个星期,我都睡不着觉,那些场面老在脑子里重复。”

  慢慢地,王老师琢磨出干好这件事,得有两把“刷子”:一是尽“脚力”,二是尽“心力”。

  当时,遗体的来源渠道狭窄。“只有烟台和威海红十字会和我们联系,每年的遗体也就6、7例”,王老师全省挨家跑,寻求各地红十字会的帮助,“对待别人要尽心尽力,一心一意,用认真的态度争取红十字会的信任,他们才更愿意帮助我们完成心愿。”

  夜里近12点,德州市红十字会电话来了:“有具遗体将在次日早晨八点举行追悼会,能来么?”

    “能!赶过去!”从找车、找人到赶路,王老师星夜兼程,凌晨五点就赶到了德州。

  大年初一,临沂市红十字会电话来了:“有遗体要捐献,你们来接受么?”“千方百计想办法,赶过去!”资产管理处(实验室管理中心)全力支持,联系殡仪馆、协调出行人员和后期灌注遗体的老师,确保王老师又一次兑现承诺。

  淄博市红十字会电话来了:“我们这儿长期联系的单位对接受工作有条件,你们什么条件?”“我们无条件,随叫随到,说到做到!”从此,淄博红会成了学校稳定的资源库。

  两个手机并用,24小时开机状态,百余个红十字会联系信息源,随叫随到从不说“不”的拼劲儿,成了王老师开展工作的“利器”。截至目前,济南、烟台、济宁、威海、日照、枣庄、淄博、东营、滨州、德州、青岛、临沂、菏泽、聊城等省内多地的红十字会每年固定为我校提供遗体资源。捐赠遗体接受数量逐年递增,从2007年的6例上升至2023年的72例。今年到目前已接收14例。

传承!为了一份神圣的大爱

王扣福老师有一个本子,专门记载着遗体捐献志愿者的基本信息。他们中,有为共和国奉献一生的高校党委书记,有获得劳模称号的先进人物,也有在油田建设中艰苦奋斗的普通工人。

  他视之若宝贝,因为“每一例遗体捐献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例都有值得珍藏的伟大之处”。

  按照相关规定,捐献人、红十字会、受捐单位三方处于信息相对闭合状态,但在接受遗体过程中,王老师仍然捕捉到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位党委书记,生前就致力支持医学事业的研究,临终前,他立嘱将自己身上可以用的器官捐赠,剩下的遗体则用于医学研究,“希望最后再为国家做一点贡献”。

  威海市的老两口,生前用全部的积蓄帮助了100多名孩子上学,去世的时候也都把遗体捐献给需要的地方。

最令王老师难忘的是一位军人和他的遗孀孙女士。2003年《山东省遗体捐献条例》颁布后,夫妇俩第一个到烟台市红十字会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互为执行人。2016年丈夫因病去世,王老师是现场见证人和接受人。近年来,每逢清明时节,孙女士都会带一束花和夫妇合影相册,悄悄地在学校解剖楼前留个影,或者到仁心湖边坐一坐。2019年6月,孙女士将两万元积蓄捐给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

  这位79岁的老人,说起捐遗体捐款这件事,显得平静而自然,“在岗位的时候,也没做过什么大贡献,可是国家却把我们的生活安排得好好的。每月都拿着四、五千元的退休金还有医保,够吃够喝看病报销。我们能给社会做点事、给孩子们做点服务,身后还能和老伴相伴一起,何乐不为?

    “他们以这样的方式走进滨医,都是相当了不起的人”,王老师动情地说,“他们就像是滨医的亲人,延续着学校的大爱传承”。

  在老师的记忆里,曾经的校党委副书记梁树樱、解剖教研室王沪祥老师都把遗体永远留在了滨医。他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他们都特别厚道和善,对同事、对学生发自肺腑地关心爱护。”

“我跟沪祥老师很熟悉,学校刚在滨州扎根的时候,日子很苦。可他总是乐呵呵的,经常找我们几个年轻的单身汉聊聊。他也有苦恼的事,就是作为解剖教研室的副教授,没有足够的标本给学生们演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他经常到外地四处联系遗体源,有时找到了,就亲自去拉回来。”

让王老师一辈子难忘的,是最后迎来王沪祥教授的那个场景。1983年12月末,王沪祥教授在青岛病逝,他的遗嘱上写着:对“我”做病理研究,骨骼保留在滨州医学院。那个寒冷的冬日,师生们守候在滨州校区北大门,一直默默地等着运送老师遗体的救护车驶来,“老师,回家了!”从校门口到解剖室那一路,师生们哭得那么痛,走了那么久……“今天我做这件事,是跟老师的缘分,也是跟社会上好人们的缘分,没有理由做不好”,王扣福老师流着泪掏出了心窝里的话。

坚守!为了一项生命的重托

 “没有理由做不好!”

  这是一份生命的重托。

  因为心头装着这些故事,现在遇到再复杂的场面,王老师都不觉得畏惧。他守护着逝者,细细打理好遗容;他抚恤着家属们,帮助处理急事难事;他宣读着神圣的致辞,让永别的泪水变成不泯的告慰……2019年冬天,王老师到滨州市人民医院接受一具遗体,医院的电梯坏了,他和灵车司机一起,顺着楼梯一阶一阶把遗体往下抬。逝者是位一米八多的大个子,王老师不足一米七的身板,扛起来非常吃力。不锈钢担架不小心从手中滑落,硬生生撞在王老师的膝盖上,他咬牙忍住痛把遗体抬进灵车。后经磁共振检查为半月板撕裂,膝盖里有碎骨,需要手术。为了不耽误工作,王老师坚持熬到年关放假,才到医院做了手术。

术后第五天,大年初二,王老师收到了一例来自海阳市的遗体捐献消息。他拄着双拐坐上灵车赶到了当地。看到王老师艰难忙碌的身影,逝者的家属们再一次落泪了,争着搬过椅子让他歇一歇。王老师还是那句老话:“我是滨州医学院的联络员,是红十字会的会员,理应做这些工作。

3月,在德州市抬遗体下台阶时,王老师不慎摔伤了左脚,多处骨折,他到医院打上石膏拄着双拐,继续坚持着遗体捐献接收工作。

  人们劝他:年纪大了,不用亲自上去抬了。可他总是有股子执念:“这件事不能看,只能干,到了谁眼前,都会情不自禁。”

    “抬担架一定要平稳,头在后,脚在前,前面稍微低一点,让遗体有一个向上微扬的角度。接近灵车的时候要轻,慢慢地把遗体放进去,这样才能充分表达对遗体的尊敬,每具遗体都是神圣的。”

  因为心中装着这份神圣的嘱托,王老师用臂膀,一次次做着挺起与托举的动作,一次次全身心完成工作。

  让他开心的是,近几年随着社会宣传力度的加大,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转变,自愿捐献遗体和器官的人越来越多,“在学校,领导和同事们总是给我这个联络员一路开绿灯。解剖实验室老师坚守,精心完成遗体后期灌注工作”。

  王老师说,每当新生在解剖楼王沪祥老师塑像前鞠躬宣誓的时候,他心里都特别激动。他一直记得,当年王沪祥老师希望学子们摸着他的骨骼一步步走向医学殿堂,今天他自己则希望孩子们,能够记住这些像王沪祥老师一样的人,记住他们的故事,记住他们厚重的情谊,记住自己的责任,“好好学习,为学校争光,为社会多做贡献!”

今年,王老师已经65岁,却仍在坚守岗位。

他时刻准备着,“只要需要,我就接着干,直到干不动为止”。

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他,愿做托着阳光大爱升起的人。

王扣福老师的事迹并非个例,而是红十字精神和滨州医学院仁爱文化的一种折射。

作为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山东省省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滨州医学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以非凡的勇气、博大的胸怀,开创了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让人道主义光辉洒满大学校园。

几十年来,学校积淀起“仁心·妙术”校训精神,通过开展“精神铸魂”“典型引领”“修身养德”“实践育人”“科研创新”五大育人工程,将平等观念与仁爱文化融入育人各环节,实现了医学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文化特色和“扶残助残、关爱生命”的文化品牌。扶残助残的风尚、人道主义的自觉、对生命健康的敬重,已深深融入滨州医学院人的血脉,成为师生的文化特质和行为自觉。

“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新时代以来,学校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大学精神融合贯通,在全校弘扬正能量,引领新风尚。涌现出全国第一支大学生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组织“承光心汇”,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李金国和一大批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志愿服务团队。

为加强遗体捐献相关工作的深化研究与指导建设,在国家、山东省红十字会的指导帮助下,学校向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成功申报《我国遗体捐献工作现状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课题项目课题项目经费5万元,为国家制定遗体捐献管理办法提供了智力支持。

救助家庭经济困难的遗体捐献者家属,学校制定《滨州医学院“无语良师”爱心基金管理办法》,设立滨州医学院“无语良师”爱心基金针对属于国家脱贫享受政策户、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的捐献遗体者家庭,简化了审批流程,只要乡镇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具脱贫享受政策户或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证明材料,即可一次性补助3000元。已为9例捐献遗体家庭发放爱心基金。

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国家红十字会对滨州医学院遗体捐献工作的大力支持,继续积极加强与红十字会协调联系,扩大接受地域范围和宣传力度,全面做好遗体捐献接受工作为弘扬时代精神,增强奉献意识,构建和谐文明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王朝荣